大宝森节盛大游行 逾1.8万印度教徒徒步三公里谢神恩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左二)和中区市长、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左一)出席星期四的大宝森节活动,并与身上扎满钢针和钢线的印度教信徒交流。 (梁麒麟摄)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左二)和中区市长、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左一)出席星期四的大宝森节活动,并与身上扎满钢针和钢线的印度教信徒交流。 (梁麒麟摄)

字体大小:

今年的大宝森节游行规模盛大,超过1万8000名印度教徒抬着“卡瓦迪”针座或头顶奶壶,徒步3.2公里,答谢神恩。

印度教徒星期四(1月25日)欢庆一年一度的大宝森节。早上8时,已有大批信徒头顶奶壶,或浑身扎满钢针和钢线,抬着插满孔雀羽毛的卡瓦迪(kavadi),分批从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印度庙(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步行到登路的丹达乌他帕尼印度庙(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

挺60公斤走全程 青年:佑亲友平安每年要来 

前行的信徒时而随着音乐前进,时而原地起舞。沿途还设有摊位提供免费的食物和饮料,让信徒可以在途中随时补充体力。

库根(Kugen,23岁,理工学院毕业生)是第二次参加大宝森节游行。他星期四凌晨3时抵达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印度庙,花了两小时在身上插针,再扛着约60公斤重的卡瓦迪,走了四小时才完成游行。他的母亲和朋友都到场为他打气。

“虽然这是第二次参加大宝森节的徒步游行,但我还是非常兴奋。我希望通过参加游行的方式,答谢神明让我和家人朋友健康平安,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会继续参加活动。”

摄影爱好者蔡清源(46岁,房产经纪)跟着摄影团一起来,团队大约有30个人左右。他说,知道每年都有大宝森节游行,但这是他第一次来,活动令他大开眼界,特别是看到信徒插针为活动做准备,感觉特别震撼。

今年的大宝森节游行也吸引了许多公众和游客前来观看。旅居新加坡的法国人伯努瓦(Benoit,47岁,研究员)和妻子是从报纸上得知这个活动,看到信徒在身上穿针让他印象深刻,他觉得这一定非常痛。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星期四应邀参与大宝森节活动,她祝愿所有印度教徒节日快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