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从学生示威看美国校园文化和社会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4月25日,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抗议者在纸上写诗词;学生在校园内扎营,要求校方从支持以色列或可能从以哈冲突中获利的公司撤资。 (路透社)
4月25日,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抗议者在纸上写诗词;学生在校园内扎营,要求校方从支持以色列或可能从以哈冲突中获利的公司撤资。 (路透社)

字体大小:

作为中国史研究者和当代美国社会观察者,基于不在场的情况,我不计划对学生运动进行微观分析,也不想对未来走向进行预测,而是希望借这场运动,对美国社会、政治和校园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批判分析。

事实上,在我本人任教的小型自由文理学院里,气氛自始至终非常平静,既没有学生集会、抗议、声援,也没有相关资讯在学校网站发布,唯一有关信息是政治学教授和来自中东的阿拉伯语言文化教授,联合组织了一场公开研讨活动。但这样的研讨,等于把这场运动及背后的问题,当成一个纯学术问题来冷处理。

这涉及大规模学生运动的社会动员基础。一般来说,学生运动本质都具有高度的道德理想主义特质和单纯的正义感。这是学生运动之所以“天然合理”的一面,因为大学生通常没有政治经济既得利益和自利的动机,对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议题,更容易表现出简单的正义感和超越自身利益的诉求。他们希望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更加公平、正义、人道,哪怕面对国家机器的暴力和威胁。这是学生运动之所以值得珍视,也容易引起民众广泛同情的根本原因。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