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书选明年5月公布 增设“新人新书”奖

2024年1月至3月新加坡华文新书,加上几本去年底的补遗,期待下一季出版品会更缤纷精彩。(陈宇昕摄)
2024年1月至3月新加坡华文新书,加上几本去年底的补遗,期待下一季出版品会更缤纷精彩。(陈宇昕摄)

字体大小:

为了配合早报书选,《联合早报》副刊阅读版将每三个月总结一季的本地华文出版,为读者介绍新鲜出炉的本地华文书籍。第一季新书有青少年书写,有探索情欲的小说,也有激励自己的散文集。首季只出一本诗集,小说是亮点。

新的一年,“早报书选”将做出新的调整:明年起,早报书选将在5月公布好书书单,并增设“新人新书”奖。

早报书选自2016启动以来,每年邀请作家学者担任评审,并于1月公布年度好书书单。今年1月公布的“早报书选2023”还增设了“最佳书籍设计”,呼应日渐成熟的本地华文出版市场。另一边厢,华文媒体集团举办的早报文学节与城市阅读节每年定于5月下旬学校假期举办,书选工委会相信,为了更有效地推广年度好书,书选结果于5月发表能够汇集更大的华文阅读力量。

如今配合早报书选,早报副刊阅读版也将每三个月一季总结本地华文出版,集中为读者介绍过去三个月新加坡作家与本地出版的华文书籍。

根据过去八年的记录,1月至3月是本地华文书的淡季。2024年开年至今,新书也不多,计有:周凯莉《弱水》、骆明《生命从八十八岁开始》、石君《缪斯的裙裾》、侯晓蕾《蔡小山校园遇险》、毛丽妃《所罗门大法官的最后一个案件》、潘万莉《你比想象中勇敢》、张露《丝路江心镜》。也有一些版权页上写着2023年12月出版,但今年初才在本地市面上得见的,如怀鹰《鹭鸶,等我》、驼铃《驼铃文选》与翁弦尉《那里》。

以爱为主题

容我以主题概括:两本小说集——周凯莉《弱水》与翁弦尉《那里》,都以爱为主题。

驼铃的文集包括几个短篇小说,加上其他三本,本季小说出版可说是一大亮点。(陈宇昕摄)

《弱水》里的七个短篇,主要写女子的爱与流离。几个小说主人翁的人生不由自主,从一座城市迁移到另一座城市,她们游走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青岛、温哥华、槟城、胡志明市、新加坡,从北国到南洋,体会到现实的残酷和情爱之苦。

书名取自《山海经》:“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意思是指毫无浮力之水,轻如一根毫毛也会沉到水底。弱水是命运的不可抗力。

《弱水》同名篇章写一个北漂混娱乐圈的漂亮女子邂逅企业家男子,成为对方情人,进入纸醉金迷的世界,但好景不长,女子失去腹中宝宝,失去爱情,失去声誉,最后来到新加坡当陪游,走向灭亡。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周凯莉在后记写道:“我没有打算让幸运之神把她接住,凉薄大概才是人生的常态。”

周凯莉是中国浙江人,毕业自北京大学,曾任职于财经媒体,创办过有机农场、新媒体公司、智库,目前旅居新加坡,曾出版随笔集《一纸贪欢》,《弱水》是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曾以同志书写赢得新加坡金笔奖的翁弦尉继续经营他的同志小说世界。小说集《那里》以“集中营”的意象指涉同志命运,书中篇幅最长的《集中营的光》,那些同性恋人物被编号,仿佛关在集中营中被隐形机器加以监视。小说其他篇章中出现的马来西亚“新村”,究其缘起(英殖民者为对抗马共而设计的华人村庄),则是另一种集中营指涉。

这本中短篇小说集中,故事主人翁亦游走于中国、新马,与《弱水》相映成趣。

在探索情欲课题时,小说家也将社会政治议题并列,如小说集同名篇章《那里》,写一名医生的同性情欲的同时,电视新闻热炒着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的鸡奸案件课题。

本季度还有两本青少年小说:侯晓蕾《蔡》与毛丽妃《所》。前者讲述一名中一学生蔡小山与同学们参加假日生活营时,遭遇变异物种袭击。最后,这名机智的学生与同学一起揭开谜团,发现事件背后的秘密。

青少年书写一直是本地华文出版欠缺的内容,难得2024开年就有两本新书。(陈宇昕摄)

Beyond Words的成果还有去年已经出版的大乐《校园足球日记》、陈帅《拯救马尼尔岛》。

毛丽妃《所》则将冠状病毒拟人化,交由所罗门大法官审判。作者借由审讯程序提供不同视角,反思善恶对错。毛丽妃在导读中透露,最初设想反面角色阿冠病毒邪恶狡诈,但创作过程中发现他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邪恶、强大。“之所以带来巨大的杀伤力,恰恰是这不健全的世代,不成熟的众声喧哗在推波助澜。”

另外两本可以放在一起阅读的是:88岁资深作家骆明在因病截肢后激励自己的作品《生》,与年轻的潘万莉赶在30岁前为自己青春不留白的奋力书写《你》。

这两本书放在一起阅读,可以对比资深作家与写作新人对生命的想法。(陈宇昕摄)

翻译作品 拓展读者

诗集是新华出版的一大组成,不过第一季只有一本诗集。石君《缪》可看成作者写诗生涯的总结,前半部的诗作,石君还亲自译成英语。近年许多资深作家有意识地翻译作品,旨在拓展读者,努力走向本地年轻英文能力较好的一代。

石君的诗集婉约,怀鹰的散文浪漫。(陈宇昕摄)

杂志方面,新加坡作协出版的《新华文学》推出第100期,回顾过去,致敬14位前辈作家,思索现在,同时展望未来。《源》杂志则专访何乃强与冯焕好这对文化圈夫妻。

《新华文学》出版了100期,是本地重要的华文文学刊物;《源》对文史议题的挖掘持续不断。(陈宇昕摄)

2024年第一季新书不多,希望新加坡作家、本地出版社再接再厉,推出更多精彩多元的作品。

尽管早报书选向来采取工委会主动收集本地出版品的方式,但仍欢迎本地作家、出版社将书讯、书刊电子版或实体书,电邮或邮寄至《联合早报》副刊编辑部。电邮:zbfukan@sph.com.sg;地址:《联合早报》副刊组,1000 Toa Payoh North, Podium Level 4 S318994。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