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许云樵:只有学贯东西的学者合作 才能建构完整东南亚历史体系

字体大小:

想了解新加坡历史,以华文书写的研究著作中,本地已故历史学家许云樵的《马来亚史》应该是一本无法避开的大作。

许云樵批判,在马来亚独立以前,学者仅注重欧洲人东渡以后的马来亚历史,其规模至多只是500年的殖民历史。马来亚在史前史与近代史之间,出现了古代史的空白,因此有人将《马来纪年》中怪力乱神的内容当成古代史来阅读,对此许云樵认为是“饥不择食”。

由于东南亚自古东西文化交流频繁,地方文化的变化很大,因此许云樵认为,只有学贯东西、博闻强记的学者通力合作,才能够建构完整的东南亚历史体系。

许云樵认为,除了马来文,学者也必须掌握华文与梵文,才能好好研究马来亚史,比如“马来亚”便来自梵文,意思是山。

荷兰留下许多古代文献

《“班卒”在新加坡本岛?考古家戴柔星分享成果》访问淡马锡历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戴柔星,其中谈到文献研究,曾经的殖民者荷兰人与葡萄牙人都留下了文献。据他所知,在澳门,有大量的古代文献翻译工作,不过荷兰文方面就比较少。他指出,荷兰人有巨细靡遗记录史料的传统,他们分门别类,留下许多珍贵材料,如今只能等待翻译工程。

而阅读华文文献,还必须有方言知识,因为许多译名,是书写者以其年代的方言为依据译写出来,用当今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普通话来研究中国闽南方言写就的文献,肯定会出问题。

新加坡历史不仅700年

许云樵还有一本《新加坡一百五十年大事记》,以编年的方式,将1819至1969年之间新加坡发生的重要事件记录下来。

这本书是为新加坡开埠150年而作,但许云樵始终维持他的一贯观点:开埠150年,并不表示新加坡只有150年历史。

现实最讽刺之处在于,新加坡主流历史观点要到近年才开始上溯700年。

来临早报悦读@NLB的讲者,考古与历史研究者戴柔星更是很肯定地说,新加坡历史不只700年。

虽然许云樵批评《马来纪年》,认为不该以《马来纪年》为史学作品,但他也翻译了此书,并在第一版与修订版中大量考证,并且撰写注释,说明此文献之价值。

以阅读体验而言,其实《马来纪年》是一部有意思的马来古典文学经典。

书中刻画了不少关于新加坡的传说,比如新加坡(原文为“信诃补罗”)沿海突然出现剑鱼“督达”跳上岸杀人的故事,小孩想出解决之道,最后却遭谗臣陷害而亡,如今仍为许多人津津乐道。还有一个叫峇堂的勇士,为新加坡王去找一种叶子,不小心跌倒敲到头,头没事,石头却破成两半,神力无敌,后来国王造了一艘3000个人都推不动的船,被他一推就飞到对岸;还有中国皇帝喝马六甲苏丹洗脚水的故事……这些虽然无法当作信史,但能折射出写作者的时代需求与特性,不失为另一种研究历史的切入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