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看大势:大语言模型烧钱战 小咖资金少难立足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制图/梁锦泉)
(制图/梁锦泉)

字体大小:

自ChatGPT问世,生成式AI科技成为商界、科技界和投资界最耀眼的明星。一年多过去,科技巨头的大模型战争愈演愈烈。巨头之外,行业内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热钱随之涌入。这背后高昂的算力成本、难解的商业化困境,正让这个市场重新洗牌。本期《悉看大势》介绍全球大语言模型的竞争趋势,以及不同体量的公司和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过去一周, 生成式人工智能(AI)界,可说是风云再起。

星期一(5月13日),OpenAI发布多模态大模型GPT-4o,能同时理解生成文字、语音和图像;隔天,谷歌发布大模型Gemini 1.5 Pro,赋予谷歌搜索推理能力;到了星期三,中国的字节跳动发布“比市场便宜99%”的豆包大模型,主打性价比。

彭博智库预测,到了2032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约1.75万亿新元)。由于生成式AI依赖大模型来实现生成能力,所以生成式AI之战,很大程度上也是大模型之战。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