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父母懂点心理学 有益孩子全方位成长

台湾积极心理学教育家刘轩采用科学、轻松、有趣的工具方法,给予孩子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方法。(受访者提供)
台湾积极心理学教育家刘轩采用科学、轻松、有趣的工具方法,给予孩子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方法。(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台湾作家、积极心理学教育家刘轩通过研究心理学与内心世界和家庭的关系,解答了很多困惑,也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收效良好。他受访时分享了“有用心理学”的概念。

任何知识不付诸于行动,那等于无用,创意与概念也是如此。只有加以实践,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从中受惠。

台湾知名作家、积极心理学教育家刘轩接受《联合早报》电访时,分享了他独创的“有用心理学”概念。

这套有用心理学,即懂点心理学,具分辨能力,可以了解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哪些是科学的,哪些已过时;懂点心理学,对自己一对儿女的教养会更有耐心,能引导他们把困惑转化为成长的韧劲。他采用科学、轻松、有趣的工具方法,给予孩子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方法。

不过,这套“有用心理学”,是否也有无用的时候?刘轩肯定地说:“当然会。这好比许多人爱买励志书,但是只搁在书架上,从不阅读,光摆着也感到满足。我的有用心理学必须设法把它变成如何加以运用,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刘轩的父亲是台湾著名作家、教育家刘墉。他从小跟父亲的关系并不太亲密,曾经一度三年见不到父亲。刘轩8岁随父到美国。后来,他在哈佛大学修读心理学,取得博士学位。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他现在更能读懂父亲当年的心。

刘轩幼年时,父亲为了到美国参加一项“交换艺术家”的工作,辞掉台湾中视晚间新闻主播的职位,毅然离开妻子、儿女和母亲,一别三年。刘轩忆述:“当时,我对他的印象模糊,好像有一天他在,有一天他就不在了。我也不记得是否有去机场送别父亲。”后来,从家人口中知道,父亲只留下一句话:“在美国如果混得好的话,就把他们一家接过去。”

父亲事业忙碌,自小父子俩的交集不多。奶奶和他的关系最亲密,也是主要照顾他生活的人。后来,他们一家顺利到美国跟父亲团聚。

刘轩说,当时不觉得三年不见会留下什么阴影。“某些创伤,有些人会把它封锁起来,尤其是关系密切者所导致的。但是我跟父亲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相对的所谓创伤也较少。”

叛逆可能是孩子成长加速器

那么,从童年步入青少年,是否有叛逆心理?

刘墉著书中有一个“叛逆小孩”,就是刘轩。叛逆孩子个性独立,坚持主见。如果这是刘墉的定义,那么刘轩就完全符合。因为后者选择修读心理学,是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的。不过,他力证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给“叛逆”注上更好的新解,也从父亲尝试规划的轨迹跳脱出来。

刘轩认为,虽然叛逆会让家长头疼,只要正确解决,会是孩子成长的加速器;反之,解决不好,则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刘轩通过研究心理学与内心世界、与家庭的关系,很多困惑得到了一一解答。现在,刘轩的儿子10岁,女儿9岁。除了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他还用心理学帮助两个孩子全方位成长: 

·用心理学帮孩子认识大脑,记忆牢靠快速,提高学习力;

·帮孩子摆脱情绪旋涡,调节负面情绪,提升情绪力;

·帮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拥有同理心,收获社交力。

刘墉在教育上很严厉,刘轩认为,父亲要求严格,但不严厉,有高标准和坚持规范。父亲不会拉高嗓子骂人。在父亲的管教下,周末他不可以跟同学出去打球,必须留在家里练琴,所有的节假日,都是在学习中。这些,他听话顺服。

他说:“其实,我没有严重的叛逆期。心理学研究发现,到了青春期,自我认同感强,较在意同侪的眼光和想法。不过这是一个过渡期。”如果孩子发现父母和朋友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无法有效沟通,孩子的叛逆心理就会形成,而且严重化。

自己像孩子的教练

刘轩觉得自己更像孩子的教练,严格地监督,陪同学习。他说:“我喜欢拥抱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亲子关系,很疗愈,这是我父亲很少做的事。”有了这层亲密接触,孩子碰到挫折的时候,会记得曾经有一个至亲的人给予拥抱的温暖。

父母必须与孩子有良好沟通,把他们当成一个个体,尊重他们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人,允许自我发展,从犯错中学习成长,这些都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而不是由父母完全规划,不允许犯错,这种管教方式存有偏颇。

15岁前塑造性格

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一套教养孩子的方法。刘轩说,在孩子15岁前,用心理学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性格、品质、个性。这样,孩子未来的路较难走偏。如果错过这个年龄层,是否有机会“回头”?如何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刘轩指出,8岁可以建立基础,如同理心、社会关怀、表达内心想法等,9岁至15岁这个年龄层是一个独立思考的关键年龄,可以培养后天的性格。

他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放下身段;孩子大的时候,就必须放下身段跟父母沟通。双方应取得良好沟通的方式,以达到修补关系。”

这几年来,刘轩积极推广正向心理学(或积极心理学),因为在社会上看到很多人焦虑与自我迷失,在信息量爆棚的环境中,开始对人生产生怀疑。因此,人们必须培养韧性,克服挫折,面对问题,认清自己。这也贯彻他有用心理学的精神思路。

线上讲座:全英语环境下学华文的挑战

在新加坡这个以英语为主的环境,不少孩童对华文华语提不起兴趣,有的甚至有抗拒心理。家长要如何帮助他们改变这种心理?

《联合早报》属下学前刊物《小小拇指》将在“新加坡书展”举办线上讲座“华文与我:刘轩在美国的成长故事与教育心得”,主讲人是台湾知名作家、积极心理学教育家刘轩。

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刘轩将和大家分享他在全英语的环境下,如何克服学习华文的挑战。他也会教导大家,怎样运用“积极心理学”,改变孩子抗拒学习华文的态度。

讲座将以华语进行,欢迎读者上线收看直播,并在线上提问与刘轩交流。《小小拇指》线上讲座获得李光耀双语基金的支持。

《小小拇指》线上讲座

“华文与我:刘轩在美国的成长故事与教育心得”

主讲者:刘轩

日期:6月5日(星期六)

时间:上午11时至中午12时

直播平台:

《联合早报》面簿:

facebook.com/zaobaosg

新加坡书展官网:

singaporebookfair.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